





















张之洞(1837-1909),广东广雅中学创始人。
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字孝达,号香涛。
同治探花,历任两广、两江、湖广总督,授大学士、军机大臣。创办广雅书院、广东水陆学堂、两湖书院。
为清末洋务派首领。善书。法苏东坡。著有《张文襄公全集》。

梁鼎芬(1859—1919),广雅书院首任山长。
晚清学者、藏书家。字星海,号节庵,别号不回山民、孤庵、病翁等;广东番禺人。
光绪六年进士,授编修。历任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后应张之洞聘,主讲广东广雅书院和江苏钟山书院。
诗词多慷慨愤世之作,与罗惇曧等人并称“岭南近代四家”。

廖廷相 (1842~1897年),字子亮,又字泽群,广东南海人。
广雅书院第三任山长。清光绪二年(1876年)进士,授编修,充国史馆协修。
假归后不复出,历任水陆师学堂总办、惠济义仓总理、南海保良局总理、金山书院、羊城书院、应元书院、广雅书院山长,又任学海堂和菊坡精舍学长10余年。
广东英俊之士,多出其门下。

邓蓉镜(约1831—1900),字上选,号莲裳,东莞莞城人,广雅书院第四任山长。
同治三年(1864年),领乡荐,同治十年,举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官,后出任江西督粮道。
著有《续国朝先正事略》、《知止堂随笔》、《诵芬堂诗文稿》、《东莞志稿》等。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
曾用笔名寿名、瘦民、漱溟,后以漱溟行世。
广雅中学第23任校长。现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现代新儒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

王兴瑞(1912年 ~1977年),海南省琼海市中原镇仙寨村人。
广雅中学第28任校长。我国现代有开拓、有建树的民族学家、历史学家和教育家。
曾前后任中山大学、上海大夏大学、广州珠海大学教授和广东广雅中学校长;国民党中央党部专门委员、广州市参议员、国民党广州市党部执委等职。
主要著作有:《中国农业技术发展史》、《中国现代革命史》、《海南岛黎人调查报告》、《海南岛之苗人》、《冼夫人与冯氏家族》等。

卢动,字兆成,1915年生。
广雅中学第30任校长。1941年在香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任中共香港青委书记。
1945年,抗战胜利,爱国人士在香港开办香岛中学,卢动被聘任为香港中学首任校长。
1950年1月,卢动从香港回到广州,同年,就担任广州市广雅中学校长。
1955年年底,开始担任广东省体育的领导工作,曾任广东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广州体育学院副院长,中国游泳协会、中国体操协会以及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广东省分会副主席,广东省体育科学学会理事长,广东省篮球协会主席等职。

卢炽辉,广东东莞人。
广雅中学第31任校长。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
曾任广东省阳山县立中学校长、香港香岛中学代理校长。
建国后,历任广雅中学校长、广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撰有《中学校长怎样管理学校》、《校长的修养》、《教育质量科学管理的几个要素》等文。

杨匏安(1896-1931),广东香山县南屏镇北山村人。广雅校友。原名锦涛,笔名匏安。中共党员。
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代部长,中执委,中共中央委员。太阳社发起人。
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者之一,与李大钊齐名,有“北李南杨”之称。

谭天度(1893——1999),广雅中学校友,广东高明人,
著名的三谭(谭平山、谭天度、谭植棠)之一,
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之一,广东省最老资格、党龄最长的中共党员。

宋维静(1910-2001),广东省高明县人.广雅中学校友。
1927年1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5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7年5月至1929年9月任两广区委、广州市委交通、组织干事,广州临时市委书记,广东省妇委书记,其间参加了广州起义,年仅17岁。

吴冷西(1919—2002),广东新会人,广雅中学校友。
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任新华社社长、广东省省委书记、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广播电视部部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名誉会长等要职;是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常委会委员。

曾德超 (1919-2012),海南人,生于1919年。
广雅中学校友。中国农业工程学术界著名学者。
农业工程与农业机械化专家。出生于海南省海口市。
1948年获美国双城市明尼苏达大学农业工程科学硕士学位。担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在国内外首先建立土动剪强、动摩擦方程和切土动力模型,以此为导线编撰了第一本机械土壤动力学专著,为土方机械耕挖加工广大领域的技术进步提供基础。

薛社普,薛社普,原名溥,广东新会人,1917年出生。广雅中学校友。
细胞生物学家,实验胚胎学家和生殖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细胞分化调控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首创无核的网织红细胞杂交模型并以此进行转基因核重建细胞的研究,并提出红细胞分化因子是哺乳类红细胞自然排核的产物的假说,此外有关男性节育药研究论文被视为权威论文,对生殖生物学和细胞药理学做出重要贡献。

林为干,1919年10月生,广东台山县人。
广雅中学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劳动模范,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IEEE微波理论与技术学会北京分会主席。林为干院士是微波理论专家,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
在《中国科学》《J.A.P》《IEEEMTT》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80余篇。
培养出50余位博士,曾为全国之冠。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和四川省科学大会奖。著有《微波网络》《微波理论与技术》《电磁场工程》《电磁场理论》等。

李衍达,1936年生,原籍广东南海,生于广东东莞。
广雅中学校友。信号处理与智能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信号重构理论方面,提出了仅用幅度谱重构最小相位信号的新算法;提出了应用幅度谱和部分采样点重构信号的多个新定理和新算法,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成果;在将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应用于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方面开展了大量有实效的研究工作。

叶恒强,1940年7月生,广东省番禺县人,生于香港。
广雅中学校友。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1964年2月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物理化学系物理专业。
1967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生毕业(期间,在郭可信先生指导下从事晶体缺陷的电子衍射衬度象的研究)。
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该所工作。1981-1982年,曾分别在美国阿利桑那州立大学固态科学中心和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高压电镜中心进行访问研究;1985年1986年,再度去美国阿利桑那州立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
988年,受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去东北大学访问研究。

郭仲衡,1933年3月2日出生于广州市。
广雅中学校友。应用数学和力学家,对理性力学发展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是国际上公认的对弹性理论有卓越贡献的代表人之一。
他在力学基础,张量分析,应用力学,现代数学与力学的结合方面有一系列创见性的研究成果。



